收藏性激素六项检测报告大揭底
2021-8-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看白癜风去哪里 http://pf.39.net/bdfyy
前言
难以怀孕、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等等,性激素作为这些疾病最基础的检查,有很多患者并不太清楚里面的“门道”,那今天咱们就来揭一揭性激素六项的老底!
检查内分泌最好在月经来潮的第2-3天,这一段时间属于卵泡早期,可以反应卵巢的功能状态。当然对于月经长期不规律甚至闭经的患者来说,如果着急也随时可以检查。
另外: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包括黄体酮、雌激素类及避孕药类,影响结果的判定,治疗后需要复查者除外。
性激素六项
包括
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激素(PRL);
卵巢分泌的性激素:雌激素(E)、孕激素(P)、雄激素(T)。
一、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1.低性腺激素(Gn)闭经:FSH和LH均5IU/L,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
2.高促性腺激素(Gn)闭经:
①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FSH/LH2~3.6(FSH在正常范围或FSH12IU/L,复查后连续12IU/L),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提示DOR。
②卵巢功能衰竭:FSH40IU/L、LH升高或40IU/L,表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尚可,卵巢功能衰竭。
③卵巢早衰(POF):卵巢功能衰竭发生于40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检查2次基础FSH20IU/L,可认为是卵巢早衰隐匿期,提示1年后可能闭经
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LH/FSH2-3,可作为诊断PCOS的主要指标。
二、催乳素PRL
垂体前叶分泌,非哺乳期,女性血PRL正常值为:5.18-26.53ng/ml。PRL水平随月经周期波动较小,但有睡眠相关节律性,入睡短期增加,醒后下降;下午较上午升高,餐后较餐前升高。根据节律分泌特点,一般上午9-10点是其分泌低谷,应此时空腹抽血。
PRL的分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饱食、寒冷、性交、情绪波动、刺激乳房等均会导致PRL升高。故一次检测值偏高不足以诊断为高催乳素血症,需排除以上影响因素后重复测1-2次,连续两次高于正常范围方可诊断。
PRL升高:
PRL≥25ng/ml或高于实验室设的正常值为高催乳素血征,但须需排除怀孕、药物及甲状腺机能减退的影响。
PRL50ng/ml者,约20%为垂体泌乳素瘤;
PRLng/ml者,约50%有泌乳素瘤,可行垂体CT或磁共振检查;
PRL水平升高还见于性早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卵巢早衰、黄体功能欠佳、长期哺乳、神经精神刺激(如氯丙嗪、避孕药、大量雌激素、利血平等)。10%-15%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表现为轻度的高泌乳素血症,其可能为雌激素持续刺激所致。
PRL降低:席汉综合征、使用抗PRL药物、垂体功能减退、单纯性催乳素分娩缺乏,使用抗PRL药物如溴隐亭、左旋多巴、VitB6等
三、雌二醇E2
雌二醇卵巢的卵泡分泌,促进子宫内膜增殖,可用于监测卵泡成熟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1.E.2-.6pmol/L(45-80pg/mL),无论年龄与FSH数值,均提示生育力下降E2≥pmol/L(pg/mL),卵巢反应更差,即使FSH15IU/L,也基本无妊娠可能。
2.E.2pmol/L,提示卵巢早衰。
3.促超排卵治疗:当卵泡≥18mm,血E2达1pmol/L(pg/mL)时,停用HMG,当日或于末次注射HMG后24-36小时注射HCG00IU。
使用HMG要注意防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①E20pmol/L(0pg/mL),一般不会发生OHSS。
②Epmol/L(pg/mL),为发生OHSS的高危因素,及时停用或减少HMG用量,并禁用HCG支持黄体功能,可避免或减少OHSS的发生。
③Epmol/L(pg/mL)时,近%发生OHSS,并可迅速发展为重度OHSS。
4.诊断有无排卵:无排卵时激素无周期性变化,常见于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某些绝经后出血。
5.诊断女性性早熟:临床一般以8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诊断性早熟,血E2水平升高pmol/L为诊断性早熟的激素指标之一。
四、孕酮P
1.判断排卵:黄体中期(月经周期28日的妇女为月经第21日)P15.9nmol/L提示排卵。使用促排卵药物时,可用血孕酮水平观察促排卵效果。
2.诊断黄体功能不全(LPD):是指排卵后卵泡形成的黄体功能不全,分泌孕酮不足,或黄体过早退化,以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性降低。临床上以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延迟,内膜发育与孕卵发育不同步为主要特征,与不孕或流产密切相关。
①黄体期血孕酮水平降低,提示黄体功能不足(黄体中期孕酮水平的测定超声、BBT和尿LH水平等监测排卵后5、7、9天的血清孕酮平均值15μg/L为黄体功能不全的标准)和排卵型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
②月经前5-9天行血孕酮水平检查5.0ng/ml(15.6nmol/ml)确定为有排卵周期。
③月经来潮4-5日血孕酮值仍高于生理水平,提示黄体萎缩不全。
3.判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预后:在IVF-ET长方案促排卵中,肌注HCG日即使并无LH浓度的升高。
若肌注hCG日孕酮≥3.18nmol/L(1.0ng/mL)应视为升高,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下降,P4.77nmol/L(1.5ng/mL)或P(ng/mL)×0/E2(pg/mL)1,提示卵泡过早黄素化,是卵巢储备功能不良的表现。
4.鉴别异位妊娠:正常宫内妊娠者的P90%78nmol/L。95%以上的异位妊娠患者血孕酮水平偏低47.7nmol/L(15ng/mL)。
5.辅助诊断先兆流产:孕12周内,孕酮水平低,早期流产风险高。先兆流产时,孕酮值若有下降趋势有可能流产。
6.观察胎盘功能:妊娠期胎盘功能减退时,血中孕酮水平下降。单次血清孕酮水平P≤15.6nmol/L(5ng/mL),提示为死胎
五、睾酮T
雄激素:卵巢及肾上腺皮质分泌,分为睾酮和雄烯二酮。99%以上的睾酮与肝脏分泌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结合,呈无活性状态。只有1%的游离T有生物活性。存在胰岛素抵抗者,SHBG水平下降,游离T就会升高,在总睾酮并不升高的情况下,也会出现高雄激素血症的表现。
绝经前,血清睾酮主要为卵巢分泌,绝经后肾上腺皮质为主要部位,也就是说如果睾酮异常分泌,主要是卵巢或肾上腺出现问题。
1.卵巢男性化肿瘤:女性短期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雄激素过多症状及血清雄激素升高往往提示卵巢男性化肿瘤。
2.肾上腺皮质增生肿瘤:血清雄激素异常升高,睾酮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上界2倍以上者,应首先排除卵巢或肾上腺有分泌雄激素的肿瘤。
3.两性畸形:男性假两性畸形及真两性畸形,睾酮水平在男性正常值范围内;女性假两性畸形在女性正常值范围内。
4.女性多毛症:如果血清睾酮水平正常,多为毛囊对雄激素敏感。应用雄激素制剂或具有雄激素作用的内分泌药物如达那唑,用药期间需监测雄激素水平。
5.多囊卵巢综合征:睾酮水平通常不超过正常范围上限2倍,雄烯二酮常升高,脱氢表雄酮正常或轻度升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睾酮值呈轻度到中度升高,既是长期不排卵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影响排卵的原因。
6.高催乳素血症:女性有雄激素过多症状和体征,但雄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者,应测定血清催乳素水平
END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