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技术鸡马立克病的特点及防控措施

2023-2-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彭洋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3/9222203.html

一、流行特点

鸡、鸭、鹅、野鸡、火鸡、鹤鹑等都易感。一般小鸡比大鸡、母鸡比公鸡、外来品种比本地品种易发此病,以2~4月龄的鸡发病率最高,肉鸡多发于40~60日龄。发病率和病死率差异很大,可由10%以下到50%~60%。本病主要通过吸入含有病毒的羽毛、病鸡脱落的皮屑等污染物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采食病鸡粪便及分泌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饲养管理不善,环境条件差,霉菌毒素或某些传染病如法氏囊病、球虫病等可诱发感染此病。

二、临床症状

根据症状和病变发生的主要部位,本病在临床上分为四种类型: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有时可以混合发生。

1、神经型。主要表现为神经麻痹、运动失调。以侵害坐骨神经最为常见,病鸡瘫痪,多呈劈叉状,单侧麻痹时,麻痹的腿温低于另一侧;有的病鸡双腿麻痹,脚趾弯曲,似维生素B2缺乏症。臂神经受侵害时则被侵侧翅膀下垂,呈一腿伸向前方,另一腿伸向后方的特征性姿态;当侵害支配颈部肌肉的神经时,病鸡发生头下垂或头颈歪斜;当迷走神经受侵时,病鸡嗉囊麻痹或扩张,俗称“大嗉子”;腹神经受侵时,则常有腹泻症状。

2、内脏型。病鸡表现精神不振,呆立,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采食量减少,极度消瘦,脸色苍白,下痢,有时不表现症状而突然死亡。

3、眼型。一侧或双侧眼瞳孔缩小,虹膜变为灰色并混浊,俗称“鱼眼”、“灰眼”或“珍珠眼”,视力减弱或失明,瞳孔边缘不整齐,似锯齿状。4)皮肤型:病鸡毛囊增生,硬度增加,个别鸡皮肤上出现弥漫性结节或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此种病变常见于大腿部、颈部及躯干背面生长粗大羽毛的部位。

三、病理变化

坐骨神经、翼神经、颈神经、迷走神经等肿胀增粗,呈黄白色或灰白色,横纹消失,有时呈水肿样外观,有的神经上有明显的结节。病变往往只侵害单侧神经,诊断时多与另一侧神经比较。心、肝、脾、肺、肾、胰脏、肠系膜、腺胃、肠道等组织中长出大小不等的肿瘤块,呈灰白色,质地坚硬而致密。有时肿瘤组织在受害器官中呈弥漫性增生,整个器官变得很大。卵巢肿大,呈菜花状。皮肤病变多发于毛囊部,呈孤立的或融合的白色隆起结节,严重时呈疥癣样。胸腺有时严重萎缩。肌肉的病变多在胸肌,有灰白色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

四、诊断

根据病鸡渐进性消瘦及外周神经(尤其是坐骨神经)功能障碍,剖检见多种内脏器官出现肿瘤性病灶等,可以作出初步诊断。实验室检查可采取羽髓作为被检抗原,与标准马立克病抗体做琼脂扩散试验。注意与淋巴性白血病、维生素B2缺乏症等疾病相鉴别。

五、防控

加强孵化室的卫生消毒工作。种蛋、孵化箱要进行熏蒸消毒。育雏前期要进行隔离饲养,防止马立克病毒的早期感染。雏鸡出壳24小时内必须注射马立克疫苗,注射时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在进行疫苗接种的同时,鸡群要封闭饲养,尤其是育雏期间应搞好封闭隔离,可减少本病的发病率。个别污染严重的鸡场,可在出壳3周内用马立克冻干苗进行二免。

发生马立克病的鸡场或鸡群,必须检出并淘汰病鸡。特别是种鸡场应严格做好检疫工作,发现病鸡立即淘汰,以切断传染源。

多年来人们思想上普遍认为本地鸡抗病力强,不用接种马立克疫苗。然而,调查中发现,马立克病毒对本地鸡同样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各放养鸡户千万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或仅顾眼前利益少花些钱,不接种马立克疫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gjlmrys.com/jzxzys/14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