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实验室及鉴别治疗

2017-9-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thyroiditis)又称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以甲状腺疼痛为表现的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前驱病毒感染史,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伴疼痛,发热、不适等全身炎症反应,常伴心悸、多汗等一过性甲状腺毒症的表现,而实验室检查显示为甲状腺功能与碘摄取率分离的现象。

本病多见于中年及青年女性,呈自限性病程,预后良好。

问诊及查体注意:

1.发热及甲状腺区明显的疼痛症状常见于亚急性甲状腺炎,起病前1-3周常有病毒性咽炎、腮腺炎、麻疹或其他病毒感染的症状,病史询问应注意询问发病前或发病时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可有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肌肉疼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当不典型患者甲状腺自发疼痛症状不典型时,可被误诊为普通感冒、牙髓炎、淋巴结炎、发热原因待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结核等。因此,细致的甲状腺查体及周围皮肤、黏膜、淋巴结的检查对诊断非常重要。查体可发现甲状腺轻中度肿大,有时单侧肿大明显,质地较硬,有触痛。特征性的甲状腺疼痛可表现为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重,甲状腺病变可先从一侧开始,以后扩大或转移到另一侧,或始终局限于一侧。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亦可出现上述症状,但甲状腺局部和邻近组织红肿热痛明显。

2.亚急性甲状腺炎时甲状腺滤泡破坏,导致激素释放入血,引起一过性甲状腺毒症,可以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心悸、怕热、多汗、体重减轻等伴随症状;当炎症消退阶段,部分患者可进入甲减期,出现水肿、便秘和怕冷等症状。

3.甲状腺疼痛、肿大伴结节及低热亦可见于甲状腺癌,如有声音嘶哑、结节固定活动受限等应注意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囊内出血、液性变也可引起颈部包块和疼痛,但多无上呼吸道感染史,可有甲状腺肿大或结节的既往史。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1、发热和炎症的相关证据: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总数和分数

2、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自身免疫指标。

各种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在疾病活动期可以出现,为非特异性,可能继发于甲状腺滤泡破坏后的抗原释放,通常水平很低,不同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3、甲状腺激素异常致心脏改变及代谢紊乱(电解质、血糖、血脂、肌酶、心电图改变)

4、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碘摄取率或甲状腺核素扫描

碘摄取率降低或锝99核素摄取功能减低,相反血清T3、T4水平升高,这种分离曲线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典型的实验室表现;伴随甲状腺细胞的修复,摄碘功能逐步修复,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出现甲减期,约2-4个月,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个别患者由于甲状腺损坏严重,进入甲减期后,不能恢复,留下永久甲减的后遗症。

5、甲状腺超声了解甲状腺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变化

急性期,增大的甲状腺组织没有血运增加,超声提示低回声区;而在恢复阶段,超声显示为伴轻微血运增加的等回声区。一般1年以后血运恢复正常。

6、甲状腺结节性质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NAC涂片见到多核巨细胞是典型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表现,亦可见到肉芽肿性改变。当甲状腺疼痛、结节,且伴有声音嘶哑,气管受压等表现怀疑恶性时,或与桥本甲状腺炎鉴别时需行FNAC检查。

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轻症阿司匹林1-3g/d,分次口服,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组织损伤;或吲哚美辛75-mg/d,分次口服;或塞来昔布等,有心血管疾病倾向者慎用。2.糖皮质激素全身症状较重、持续高热,甲状腺肿大,压痛明显者,可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首选泼尼松20-40mg/d,在治疗后数小时即可出现疼痛缓解,甲状腺肿大开始缩小;一般用药1-2周后逐渐减量,总疗程6-8周以上,过快减量、过早停药可使病情反复。3.其他治疗伴甲状腺毒症时,一般较轻,不应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针对甲状腺毒症表现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如病程较长,发生一过性甲减者,可给予左甲状腺素替代,直到功能恢复正常为止(一般为3-6个月);发生甲减者加服甲状腺素有利于甲状腺肿及结节的缩小及症状消除。

赞赏

长按







































鐧界櫆椋庝俊鎭?
涓嵂娌荤枟鐧界櫆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gjlmrys.com/jzxzzl/68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