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度有缘人轻松艾灸,调理肾囊肿

2020-1-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一,原因:1、情绪因素

  不良的情绪变化可使人体的神经及内分泌失调,从而通过神经体液作用改变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的异常则又对囊肿造成了影响。肾囊肿的患者要注意心理调节,改善悲观的情绪。

2、毒素

  这是肾囊肿的一个重要的诱因,大家应该知道毒素滞留在体内是会对人体的各个器官造成健康损害的,当然肾脏会首当其冲;而一些人会出现产生基因突变、先天发育异常等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毒素诸如农药、某些化学药剂、放射线、污染等等。尤其需要指出,一些药物也具有肾毒性,若使用不当则易造成肾损害。

3、感染

  感染可使机体内环境发生异常变化,产生有利于囊肿基因发生变化的环境条件,使囊肿的内部因素活性增强,肾囊肿是怎么形成的,常见的有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感染、外伤感染、器械感染等。

4、基因突变(非遗传)

  对于多囊肾病来说,大多是通过父母基因遗传的,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但也有的多囊肾患者既非父母遗传,也不属于先天发育不良性多囊肾病,而是胚胎形成时的基因突变。在胚胎形成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使基因发生了突变形成了多囊肾病,此种情况虽然很少见,但还是可以发生的,因此,有些多囊肾患者可以没有父母遗传史。

  5、饮食

  在生活中如果不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就很容易导致肾囊肿的发病,平时对其发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的不良饮食包括饮食不节,如过饥则营养不足;过饱则易伤及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并且发生气血流通障碍;过食肥甘厚味则易化生内热。饮食不洁,轻者易致肠胃疾病,重者发生中毒甚至危及生命。饮食偏嗜,如多食生冷寒凉,则易伤脾胃阳气,多食辛温燥热则可使胃肠积热,再有五味偏嗜,久则易伤内脏。上述几种饮食习惯对于机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囊肿性疾病的变化发展。

  6、先天因素

  由先天发育不良可产生多种疾病,对于囊肿而言,主要可造成髓质海绵肾、发育不良性多囊肾等。

  7、劳逸失宜

  (1)房劳过度,即性生活不节制,房事过度。这些都与健康不利,当然也影响到囊肿性疾病的变化。此外,过度安逸,即过度安闲、不参加劳动、又不运动则又易使人体气血不畅从而引发他病,也就是“久卧伤气”的道理。

  (2)劳力过度,即较长时间的过度用力或剧烈运动则易积劳成疾。

  (3)劳神过度,即思虑太过,心理压力过大,思想负担过重。

二,症状:   (1)腰、腹部不适或疼痛:其原因是由于肾脏肿大和扩张,使肾包膜张力增大,肾蒂受到牵拉,或者使邻近器官受压引起。另外,肾脏多囊导致肾脏含水量大,变得沉重,下坠牵拉,也会引起腰部疼痛。疼痛的特点为隐痛、钝痛,固定于一侧或双侧,向下部及腰背部放射。如有囊内出血或继发感染,则会使疼痛突然加剧。如合并结石或出血后血块阻塞尿路,则可出现肾绞痛。

  (2)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时腰痛常加剧,剧烈运动、创伤、感染可诱发或加重。出血原因是因为囊壁下方有许多动脉,由于压力增加或合并感染,使囊壁血管因过度牵拉而破裂出血。

  (3)腹部肿块:有时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60%~80%的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肾脏。一般而言,肾脏愈大,肾功能愈差。

  (4)蛋白尿:一般量不多,24小时尿内不会超过2g。多不会发生肾病综合征。

  (5)高血压:固囊肿压迫肾脏,造成肾缺血,使肾素分泌增多,引起高血压。在肾功能正常时,已有50%以上患者发生高血压,肾功能减退时,高血压的发生率更高。

  (6)肾功能减退:由于囊肿占位、压迫,使正常肾组织显著减少,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三,治疗   选择艾灸穴位:冲阳,公孙,京骨,大钟,偏历,右肝俞,日月,肾俞,中极,肺俞,中脘。采用赤方蕲艾养生灸法,半个米粒大小的艾柱,每个穴位艾灸3-5壮,做升右降,女性艾灸右边穴位,男性艾灸左边左边穴位。对于老人和小孩,可以隔日一次。使其身体强壮起来,再慢慢的加大剂量艾灸。   本病中医五行来判断发病的事由是脾土和大肠金旺盛诱发疾病的事因。艾灸中脘,冲阳,公孙,其目的是调整胃气,使其能吃,平衡阴阳,使用培土生金法,旺气肺经,艾灸肺俞,偏历,肺主肃降,肾主纳气。艾灸右肝俞,日月,肾俞,中极,京骨,大钟。肝肾是同源,可以调整全身气血。调整好情志也是非常关键的。   肾囊肿疾病是慢性疾病,慢性病,需要慢慢的调理。需要时间和毅力坚持。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手术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gjlmrys.com/jzxzzl/10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