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子宫肌瘤吗
2019-2-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请你来分析。
作者
沙漠孤狼
来源
医学影像园
临床资料
女,25岁,发现盆腔左侧混合性包块2年余。血常规则正常,PT系列、免疫十项,CA-、CA19-9、CEA、AFP正常。
术中见:子宫正常大小,表面光滑,右侧附件外观正常,左侧输卵管及卵巢外观正常,子宫左后方峡部一质韧包块,直径约5cm与左侧卵巢下界、左侧盆壁及直肠致密粘连,组织层次不清,子宫直肠凹封闭,盆腔无积液。
手术病理:子宫肌瘤,大小约6.5cm*4.5cm*3.0cm。
讨论
子宫肌瘤分以下几种:
肌壁间肌瘤:子宫体积增大及轮廓变形。
浆膜下肌瘤:向子宫外突出的肿块,带蒂肿瘤可在某层面与子宫分离,应注意追踪其起源。
黏膜下肌瘤:突出于子宫腔,造成宫腔变形或消失。
随着肿瘤增大可发生各种变性,如玻璃样变、囊性变、灰色样变和肉瘤样变。瘤体一般密度均匀,呈等或低密度,伴有液化或囊变坏死时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约10%的病例可见斑片状及条状高密度钙化。子宫分叶状增大伴钙化对本病诊断有特异性。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性部分显著强化,强化程度与周围正常组织类似。
鉴别诊断
卵巢囊腺瘤:分为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一般体积较大,边缘清晰、锐利,囊壁薄而均匀,少数囊壁或软组织中可见沙粒样钙化。囊内可有多个细条状间隔形成的小囊。增强扫描病灶一般不强化,但实性部分强化。
卵巢癌多呈囊实性,囊壁或分隔厚薄不均,或见壁结节,周围结构有受侵表现,常有腹水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子宫内膜癌:宫体增大,肿块呈低密度,形态不规则,盆腔内可见肿大淋巴结。
子宫腺肌病:局限性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CT不能鉴别,但其在临床上有明确的痛经史。
本例特点:
此病例的难度在于定位,又像是子宫来源,又像是附件来源,回顾性分析,与子宫颈部关系密切,没有分界,且病灶强化明显,其内有坏死囊变,支持子宫肌瘤的诊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