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发现肾囊肿怎么办
2018-3-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众所周知,肾脏对人体十分重要,一旦患上了疾病,会影响人的日常生活,严重的甚至影响生命。
然而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肾囊肿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线。肾囊肿要不要紧?是不是意味着得了肿瘤?
常见的几类囊肿
肾囊肿又称为囊肿性肾脏病,是肾脏内出现大小不等、与外界不相通的囊性病变的总称。常见的肾囊肿包括单纯肾囊肿、遗传性多囊肾病及获得性肾囊肿。
单纯性肾囊肿
是后天形成的。囊肿可为单侧或双侧,囊肿个数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与外界不相通的囊腔,一般位于肾皮质深层或髓质。
其发病率可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多为体检时发现。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只有囊肿较大或并发感染时才会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
遗传性多囊肾
是一种常见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多有家族遗传病史,肾脏实质内充满数不清、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圆形囊肿,囊内含有液体,小的肉眼看不到,大的可有数厘米,故称之为多囊肾。
有10%的人会伴有肾结石,囊肿破裂可出现肉眼血尿。约30%的人伴有多囊肝。如果发现肾囊肿,医院进一步检查,排除有无遗传性多囊肾病的可能。
获得性肾囊肿
多发生于终末期肾病长期透析病人中。据文献报道透析时间超过3年的,患病率明显增高,且透析时间越长,患病率越高。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不排除有些囊肿可以发生感染,甚至癌变,尤其是男性、高龄、透析时间长者更容易发生癌变。
肾囊肿与肿瘤不是一回事
B超检查是肾囊肿的首选诊断方法。当B超不能确诊为良性肾囊肿时可行CT检查。鉴别肾囊肿与肿瘤,一般囊液密度近似于水,而肿瘤的密度则与正常肾实质相近。
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肾实质变得更为浓密,而囊肿仍不受影响;囊肿壁与肾实质有明显界限,而肿瘤则无;囊肿壁很薄,肿瘤却不然。
肾囊肿是否需要治疗,首先要看囊肿的大小和数量,再观察是否有症状。单纯性肾囊肿或者肾囊肿小于5厘米时,一般3~6个月复查B超动态观察其变化即可。
若囊肿超过5厘米或是有遗传性多囊肾病则需引起重视。特别当出现腰酸、血尿、尿路感染、对周围组织有压迫形成尿路梗阻时,医院就诊。
另外,肾囊肿在中医属“积聚”“淋症”范畴,中医中药虽然不能消除囊肿,但可以通过补肾利水,活血散结来改善临床症状,对多囊肾患者起到延缓肾功能进展的作用。
肾囊肿患者的日常护理
对于肾囊肿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防止囊肿的进一步长大,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注意营养均衡,杂粮、新鲜果蔬、优质蛋白等都要摄入;少吃过咸、辛辣刺激、油炸类食物;避免喝咖啡,不吃巧克力,多饮水;戒酒,特别是白酒,酒类会加速囊肿生长。
囊肿过大、多囊肾患者应避免过度用力,腹部受外力冲撞;有高血压者严格控制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