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瘿

2017-6-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第01讲 瘿

  细目气瘿   要点气瘿的病因病机   主要由于忧恚情志内伤,以致肝脾气逆,脏腑失和而生。   其与生活地区和所饮水质有关者,亦每因动气而增患。   西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可分为三类:   甲状腺激素原料(碘)的缺乏。   甲状腺激素需要量的激增。   甲状腺素生物合成和分泌的障碍。

  甲状腺的解剖   甲状腺位置   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   上极平甲状软骨   下极平第五、六气管软骨   正常甲状腺重量约30g   

  生理功能   甲状腺功能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T3、T4)   甲状腺素主要作用:   增加全身组织细胞的   氧消耗及热量产生   促进蛋白质、碳水化   合物和脂肪的分解   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组织分化   

  要点气瘿的临床表现   女性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青春期,常见于入学年龄的儿童。初起时无明显不适感,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腺体表面较平坦,质软不痛,皮色如常,腺体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   如肿块进行性增大,可呈下垂,自觉沉重感,可压迫气管、食管、血管、神经等而引起各种症状:   压迫气管,比较常见。自一侧压迫,可使气管向他侧移位或变弯曲;自两侧压迫,气管变为扁平,由于气管内腔变窄,呼吸发生困难。   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不适感,但不会引起梗阻症状。   压迫颈深部大静脉,可引起头颈部的血液回流受阻,出现颈部和胸前表浅静脉的明显扩张。   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带麻痹,患者发音嘶哑。

 要点气瘿的内治法及预防   气瘿一般采用以疏肝解郁、化痰软坚为主的内治疗法。   辨证论治   肝郁气滞证   证候:颈部弥漫性肿大,边缘不清,随喜怒消长,皮色如常,质软无压痛,肿块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伴急躁易怒,善太息;舌质淡红,苔薄,脉沉弦。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软坚。   方药:四海舒郁丸加减。怀孕期或哺乳期,加菟丝子、首乌、补骨脂。   

  细目肉瘿   要点肉瘿的概念、特点及病因病机   概念、特点特点是颈前喉结一侧或两侧结块,柔韧而圆,如肉之团,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发展缓慢。好发于青年女性及中年人。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腺瘤或囊肿,属甲状腺的良性肿瘤。   

  病因病机由于忧思郁怒,气滞、痰浊、瘀血凝结而成。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滞血瘀;或忧思郁怒,肝旺乘土,脾失运化,痰湿内蕴。气滞、湿痰、瘀血随经络而行,留注于结喉,聚而成形,乃成肉瘿。   西医学对本病的病因认识尚不清楚,有的学者认为,甲状腺瘤是由甲状腺内残存的胚胎细胞发展而形成。

  要点肉瘿的辨证论治   一般多采用内治法,以理气解郁、化痰软坚为主。   辨证论治   内治   气滞痰凝证   证候: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不红、不热,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如肿块过大可有呼吸不畅或吞咽不利;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软坚。   方药: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气阴两虚证   证候:颈部肿块柔韧,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常伴有急躁易怒、汗出心悸、失眠多梦、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月经不调、手部震颤等;舌红,苔薄,脉弦。   治法:益气养阴,软坚散结。   方药:生脉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外治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或桂麝散外敷。

     细目瘿痈   要点瘿痈的含义与特点   瘿痈是瘿病中一种急性炎症性疾患。其特点是结喉两侧结块,色红灼热,疼痛肿胀,甚而化脓,常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相当于西医的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   

  要点瘿痈的诊断   临床表现发病前多有感冒、咽痛等病史。颈部肿胀多突然发生,局部焮红灼热,按之疼痛,其痛可牵引至耳后枕部,活动或吞咽时加重,伴发热、畏寒等。严重者可有声嘶、气促、吞咽困难。少数患者可出现寒战、高热,局部胀痛跳痛而化脓,成脓后可出现波动感。   辅助检查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甲状腺超声波探测有助于诊断。

  要点瘿痈的内外治法   本病以内治为主,宜疏肝清热、化痰散结。   辨证论治   内治   风热痰凝证   证候:局部结块疼痛明显,伴恶寒发热、头痛、口渴、咽干,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疏风清热化痰。   方药:牛蒡解肌汤加减。

  气滞痰凝证   证候:肿块坚实,轻度作胀,重按才感疼痛,其痛牵引耳后枕部,或有喉间梗塞感,痰多,一般无全身症状,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方药:柴胡舒肝汤加减。

  外治   初期宜用箍围药,如金黄散、四黄散、双柏散,水或蜜调制外敷,每日1~2次。   若成脓宜切开排脓,八二丹药线引流,金黄膏外敷。   其他疗法   对高热和中毒症状严重者,应配合抗生素,并适当补充液体。

  细目石瘿   要点石瘿的含义与特点   瘿病坚硬如石不可移动者,称为石瘿。其特点是结喉两侧结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不移。相当于西医的甲状腺癌。   要点石瘿的病因病机与诊断   病因病机情志内伤,肝脾气逆,痰湿内生,气滞则血瘀,瘀血与痰湿凝结,上逆于颈部而成。   诊断   临床表现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女多于男,或既往有肉瘿病史。颈前多年存在的肿块,生长迅速,质地坚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推之不移,并可出现吞咽时移动受限。可伴有疼痛。   石瘿的淋巴结转移较为常见,有时颈部出现的淋巴结肿大,往往是一些微小而不易触及的乳头状腺癌的最初体征。血行转移多出现在肺和骨。   辅助检查甲状腺同位素碘扫描,多显示为凉结节(或冷结节),进行B型超声、CT检查,以明确诊断。   要点石瘿的治疗原则   石瘿为恶性肿瘤,一旦确诊,宜早期手术切除。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白斑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gjlmrys.com/jzxzzz/53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