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花椒
2021-9-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花椒为常用中药。属温里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别名:蜀椒、川椒、巴椒、汉椒。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干燥果皮,种子(椒目)均供药用。商品中分两大类,一是青花椒,原植物主要为香椒子,另一种是红花椒原植物主要是花椒。此外,尚有多种花椒属植物的果实在各地混用,药用以青椒最为普遍。
采收和储藏:培育2-3年,9-10月果实成熟,选睛天,剪下果穗,摊开晾晒,待果实开裂,果皮与种子分开后,晒干。
产地:主产于河北、山西、四川等地。
性状鉴别:青椒呈裂开两瓣状,裂口如八字形。直径3~4毫米。表皮灰绿色至黄绿色。外皮不平坦,满布小疙瘩。基部有果柄断痕,壳内面黄白色光滑,偶含有黑色具光泽的圆形种子(椒目)。壳质较脆,易折断。香气浓厚,味麻辣。
红花椒,个较大,直径4~5毫米。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壳内面黄色。其它与青椒相同。
青椒以色青绿、皮厚、香气大、无细梗及椒目者为佳。
花椒以身干,色红,无梗及椒目者佳。
主要成分:
花椒果实含挥发油0.7%(贵州产)、2%~4%(甘肃产)、4%~9%(广东产)。挥发油中含牻牛儿醇,柠檬烯,枯醇等。果实尚含甾醇、不饱和有机酸等。
青椒(东北产)的果实含爱草脑、佛手柑内脂及苯甲酸。爱草脑是果实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约占90%。
炮制:
1、除去果柄及种子(椒目),置锅内炒至发响、油出,取出、放凉。
2、炒制:取净花椒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香气,取出放凉。
3、醋制:取花椒用微火炒热,陆续淋醋,炒至醋尽,迅速出锅,闷1小时,使其发汗,晒干,每花椒1kg,用黄醋g。
4、.盐制:取花椒用微火炒至有响声,喷淋盐水炒干即得。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入脾、胃、肺、肾经。
功能: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
主治: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慎服。畏款冬。恶栝楼,防葵。畏雌黄。(《别录》):“多食令人乏气,口闭者杀人。”(《唐本草》):“畏橐吾、附子、防风”。
用量:1.5-4.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水煎洗患处。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花椒的功效
花椒味辛、性热,归脾、胃经;
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之功效;
主要治疗呕吐,风寒湿痹,齿痛等症。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
生花椒:生花椒有小毒,辛温之性甚强,外用杀虫止痒作用佳。用于疥疮、湿疹或皮肤瘙痒。
炒花椒:炒后可减毒,长于温中散寒,驱虫止痛。用于脘腹寒痛,寒湿泄泻,虫积腹痛。
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
花椒的作用
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服花椒水能去除寄生虫;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的功效。
1、花椒气味芳香,可除各种肉类的腥膻臭气,能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
2、有研究发现,花椒能使血管扩张,从而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3、服食花椒水能驱除寄生虫。
4、治疗脘腹冷痛
本品麻辣,西部地区民间作调味品以驱寒气和开胃增食。
花椒对于受寒冷引起的胃痛、腹痛、腹泻有治疗效果,可与木香、黄连等同用。对于脾胃虚寒,大便泡沫状,腹冷腹痛者,在健脾理气的基础上,加入花椒、炮姜等温中散寒的热药,能明显改善腹痛、腹泻症状。
有另外一种情况,慢性胃炎有时有胃冷而痛的感觉,用热药后反而不舒,疼痛加重。这种情况应该是用辛开苦泄方法治疗的,即用热药来反佐寒药,决不可单用温中的方法来治疗。花椒应与清热药同用。
5、治疗哮喘
研究医生曾用椒目油丸治疗了大量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性支气管炎病例,有非常好的平喘效果,其化去泡沫状痰的效果也比较好,但疗效持续时间比较短。椒目油丸的成分是花椒油,具有舒张支气管痉挛和抗过敏作用。对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心病和哮喘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有较好的疗效。少数病人有头晕、恶心、热感外,没有其他明显的副作用。煎药中可用花椒或椒目,用以温化痰饮,止咳平喘。
6、粮食防虫。存放的粮食被蛀了,用布包上几十粒花椒放入,虫就会自己跑走或死去。
7、油脂防“哈味”。在油脂中放入适量的花椒末,就可防止油脂变哈。
8、菜橱防蚁。在菜橱内放置数十粒鲜花椒,蚂蚁就不敢进去。
9、食品防蝇。在食品旁边和肉上放一些花椒,苍蝇就不会爬。
10、沸油防溢。油炸食物时,如果油热到沸点,会从锅里溢出,但如放入几粒花椒后,沸油就会立即消落。
11、防牙痛。如果是冷热食物引起的牙痛,用一粒花椒放在患痛的牙上,痛感就会慢慢消失。
12、花椒泡脚祛除湿寒、杀菌、消毒止痒。
用花椒煎汤泡洗。每晚睡前先将双脚洗净,再用此汤烫泡。天天坚持下去,可起到祛病延年之效果。最明显的是可增强对流感病毒或其他传染病的免疫能力。花椒在中药里归入祛寒类药物,它能祛除湿寒,扶助阳气,利气行水。另外,花椒还有杀菌、消毒、止痛、止痒、消肿等作用。用花椒煎汤泡脚能起到内病外治的作用。
花椒的药理作用
1、抑制平滑肌运动和抗胃溃疡、平喘
花椒及其挥发油、牻牛儿醇均具有明显的抑制胃肠运动,对胃肠平滑肌痉挛具有解痉止痛的作用。
花椒油对气管平滑肌具有很强的解痉作用,强于氨茶碱,因而具有平喘效果。花椒油平喘作用还与抑制肺肥大细胞产生的过敏介质SRS-A的释放有关。
花椒及其挥发油对子宫平滑肌痉挛具有很强的解痉作用。
其水提物对胃溃疡模型具有对抗溃疡的作用。
2、增强免疫和抗炎镇痛
(1)增强免疫:可增强中性白细胞的杀菌力,并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E一花环形成率。
(2)抗炎:其水提物小鼠灌服能抑制耳廓肿胀、足跖肿胀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
(3)镇痛:其水提物小鼠灌服能抑制扭体反应,延长对热痛刺激的反应。其醚提物强于水提物。花椒的辣味成分具有很强的持续性镇痛作用。
3、其他
(1)降压:牻牛儿醇静注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2)抗肝损伤:其水提物能保护肝脏,明显减轻CCl4所致的肝脏变性和坏死,降低AlT。花椒水提物无利胆作用。
(3)局麻:其水浸液、挥发油能阻断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冲动,降低兴奋性。有近似普鲁卡因的局麻作用。β-山椒脑、山椒酰胺也都有局麻作用。
(4)抗菌、抗真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抑制真菌作用。
(5)驱虫:牻牛儿醇对豚鼠蛔虫有驱虫作用。
花椒的副作用
1、过多食用易消耗肠道水分造成便秘;
2、但花椒性热,凡阴虚火旺、容易上火的朋友应该少吃。同时,因为花椒温阳助热之力较强,孕妇过多食用会损伤胎气。而对于正处在哺乳期的妈妈来说,更应和花椒保持距离,因为花椒有回乳的作用,食用后容易导致乳汁减少或断乳。
3、花椒以籽小、壳浅紫色的为好;
4、花椒受潮后会生白膜、变味。保管时要放在干燥的地方,注意防潮;
5、炸花椒油时油温不宜过高。
6、不宜多吃。《本草纲目》:有毒。又载:“《别录》:大热,久食令人乏气喘促。口闭者杀人。”“李鹏飞:久食,令人失明,伤血脉。”
7、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即可能有不适反应。对非胃寒型者,可能会加重内热和胃痛。
花椒的食用方法
花椒是中国特有的香料,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无论红烧、卤味、小菜、四川泡菜、鸡鸭鱼羊牛等菜肴均可用到它,也可粗磨成粉和盐拌匀为椒盐,供蘸食用。分为大椒和步椒两种,为良好的调味佐料,也可榨油,出油率在25%以上。
花椒油有浓厚的香味,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油。生产花椒味麻且辣,炒熟后香味才溢出。在烹调上既能单独使用,如花椒面;也能与其他原料配制成调味品,用途极广,效果甚好,如五香面、花椒盐、葱椒盐等。
烹调用途:
为四川菜使用最多的调料,常用于配制卤汤、腌制食品或炖制肉类,有去膻增味作用。亦为“五香粉”原料之一。
(1)炒菜时,在锅内热油中放几粒花椒,发黑后捞出,留油炒菜,菜香扑鼻;
(2)把花椒、植物油、酱油烧热,浇在凉拌菜上,清爽可口;
(3)腌制萝卜丝时放入花椒,味道绝佳。
春天做菜多放花椒
中医认为花椒性温,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的作用,春季适度食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此外,南方的春季雨水较多,脾胃虚弱的人非常容易受到湿邪的困扰,导致消化不良,而花椒具有温中除湿的作用,尤其是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的朋友更应吃点花椒。
炒菜时候放几粒花椒炝锅,也可用花椒面来代替,用各种肉类、鱼类煲汤时,加入十几粒花椒更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花椒还可以有效地祛除肉类的异味,如羊肉的膻味、鱼的腥味。
花椒的真假辨别
部分价格低廉花椒确实“遇水变色”,有知情人士揭秘,染色花椒可能是商贩用未成熟的花椒冒充,也有可能是掺入了麻籽壳。
三招可辨别真假花椒
专家提醒,从外观、气味和泡水三种方法可以辨别真伪。
外观:因为花椒是成串生长的,真的花椒都会有植物的果梗,并且每一粒果实都会开裂,外表呈紫色或棕红色,有突起的疣状物;而假花椒颜色红艳,用手将颗粒碾碎可以看见或是粘合或是染色。而且,合格的花椒分量要比掺假花椒轻。
气味:合格花椒气味麻辣长久,假的气味淡而差。
泡水:合格花椒泡水,水的颜色呈浅褐色,染色花椒泡水,水呈红色或红褐色。
花椒的相关配伍
1、与生姜、白豆蔻等同用,可用于外寒内侵,胃寒腹痛、呕吐等症。
2、与乌梅、干姜、黄柏等同用,可用于虫积腹痛,手足厥逆,烦闷吐蛔等症。
3、与苦参、蛇床子、地肤子、黄柏等同用,可用于湿疹瘙痒。
花椒的临床应用
1、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用麻油2~4两,置锅中煎熬,投入花椒3~4钱,至微焦即捞出弃去;待花椒油微温时1次服完。治疗8例儿童患者,均于服药后15~30分钟腹痛停止,随后排便,有的同时排出蛔虫。如梗阻时间过长,中毒症状明显,有肠坏死或有阑尾蛔虫可能者,则不宜服用。
2、治疗血吸虫病
试用于早、中期血吸虫病,对改善症状有一定作用,服药后食欲增加,肝脾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用法:花椒炒研成粉装胶囊,成人每天5克,分3次服。20~25天为一疗程。
3、治疗蛲虫病
花椒1两,加水2市斤,煮沸40~50分钟,过滤。取微温滤液25~30毫升行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续3~4次。治疗例小儿蛲虫病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粪检3次虫卵皆为阴性。
4、用于止痛
取花椒果皮制成50%的注射液,痛时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每次2毫升。共观察例,其中腹痛(溃疡痛、肠痉挛、胆绞痛)例,有效例;肝区痛4例均有效;腰痛3例,有效2例;其它疼痛(头痛、心绞痛等)13例。有效5例。例中疼癌完全缓解者例,部分缓解者68例,无效12例。注射后一般10~15分钟疼痛缓解,可持续2~4小时。治程中未见副作用。
5、用于回乳
花椒2~5钱,加水~毫升,浸泡后煎煮浓缩成毫升,然后加入红糖(白糖效果不佳)1~2两,于断奶当天趁热1次服下,日服1次,约1~3次即可回乳。绝大多数于服药后6小时乳汁即显著减少,第2天乳胀消失或胀痛缓解。
处方举例:
1、大健中汤,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蜀椒二合、干姜g,人参60g。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温服。(《金匮要略》)
2、椒茱汤,治妇人阴痒不可忍,非以用热汤泡洗有不能己者;花椒、吴茱萸、蛇床子各30g,藜芦15g,陈茶1撮,烧盐60g。水煎熏洗。(《医级》)
注:
1、江苏所产一种“小花椒”,表面无小疙瘩,而有小凹坑,如陈皮之外皮。体稍小,肉较青花椒为薄。果实由1~3个小果组成。有八角、茴香之香气,麻味淡。
2、贵州贞丰所产“花椒”裂口较小,椒目多为两半圆形组成。味较青椒麻辣。
3、湖北襄阳所产“花椒”形如小梅花骨突,外皮有少数小疙瘩及皱纹。由4-6小果组成,小果常从顶端裂开,内有一卵圆形黑色种子。捏碎则内外皮分开,外皮表面棕黄色,内皮黄色或黄白色光滑。香气较淡,味辣微麻。
花椒的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2、《本草纲目》:“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证。”
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