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肿瘤防治宣传周科学抗癌,我们

2017-12-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倘若在10多年前,谈起癌症还带有神秘色彩,那么随着近年来癌症发病率的不断攀升,癌症一词已然从耳熟能详发展为谈之色变了。随着专家对癌症危险因素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而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

每年的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是“加强健康教育,远离不良习惯”,倡导均衡膳食、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通过远离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对癌症的有效防治。

癌症在英文里叫cancer,直译为“螃蟹”,形象地体现了它“张牙舞爪”地生长、“横行霸道”地侵袭的特点。

在新一年的肿瘤防治宣传周的第一天,小编就结合本中心(福建省二院健康管理中心)近年的健康体检大数据,为大家分析下福州地区恶性肿瘤的分布特征及其预防措施吧。

本中心近3年恶性肿瘤检出情况

由上图可以看出,~年,本中心的恶性肿瘤检出情况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排在前6位的癌症为:甲状腺癌、肝癌、乳腺癌、肾癌、胃癌和肺癌。其中,甲状腺癌和肝癌的检出人次逐年递增,提示甲状腺癌和肝癌是福州地区居民的高发肿瘤,尤需引起警惕。

专家提醒:

这些高发肿瘤应该这样预防

甲状腺癌

根据本中心的健康体检大数据,目前甲状腺癌已经成为福州市区居民检出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由于沿海的地理位置,以及对海鲜的饮食偏好,福州地区居民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甲状腺彩超已然成为每年健康体检的常规必检项目。

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甲状腺癌,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1.尽量避免头颈部X线照射;

2.避免碘摄入过量,少吃海带、紫菜、虾蟹、海蜇等海鲜及碘化食盐;

3.避免应用雌激素(病情需要的除外);

4.如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腺瘤等甲状腺增生性疾病,医院甲状腺外科进行规范诊治,至少每半年复查1次甲状腺彩超,必要时行穿刺活检以明确其良恶性。

肝癌

根据本中心的健康体检大数据,近3年来福州地区居民的肝癌检出人次逐年攀升,需引起警惕。专家提醒,原发性肝癌起病多较隐匿,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旦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如肝区疼痛、消瘦、黄疸等,通常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治疗效果较差,预后不良。由于肝癌发展迅速,病程仅3~6个月,因此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预防肝癌一般可分5步走:

1.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定期到专门的医疗机构检测接种效果。

2.保存好家里的粮食,防止发生霉变,坚决不吃发霉(黄曲霉素污染)的稻米、面粉、花生、大豆、玉米等。

3.不吃或少吃富含亚硝胺的食物,如酸菜、咸菜、咸鱼、香肠等。

4.戒除嗜酒、酗酒等不良习惯,不喝烈性酒、劣质酒,以防酒精破坏肝细胞,导致肝脏慢性中毒。

5.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建议每3~6个月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甲胎蛋白定量+甲胎蛋白异质体、肝脏彩超、肝纤维化检查等。

乳腺癌

根据本中心的健康体检大数据,近3年福州地区女性的乳腺癌检出人次长期排在恶性肿瘤榜的第三位。中国抗癌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乳腺癌已成为城市中死亡率增长最快的癌症,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

专家提醒,

积极预防乳腺癌应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健康的体重,BMI应维持在18.5~23.9之间(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2.提倡优生优育,避免人工流产,坚持母乳喂养,初产年龄最好小于35岁;

3.少吃高脂、高糖、高热量食物,多吃高纤维食物,并戒除烟酒;

4.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熬夜;

5.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每周不少于4小时,建议选择打羽毛球、游泳等形式;

6.每个月进行1次乳房自检,如发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溢血等异常情况,医院乳腺专科就诊;

7.40岁以上女性最好每年检查1次乳腺彩超和乳腺钼靶摄片。

肾癌

年,本中心肾癌的检出人次较前两年大幅度增加,需引起重视。专家指出,肾癌早期往往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当出现血尿或腰痛等典型症状时,大多已经发展到中晚期,而定期体检(如泌尿系彩超、CT等)是早期发现肾癌的重要手段。

除了定期体检外,预防肾癌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放射线伤害,加强对铅化合物接触的防护,减少接触化学性致癌物质;

2.保证饮用水清洁,避免食用霉变、腐烂或腌制的食物,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果,适量进食鱼、鸡蛋及少量动物瘦肉等;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4.戒烟限酒,必要时戒酒;

5.慎用激素。

胃癌

我国属于胃癌的高发地区,全世界约有45%的胃癌病例发生在中国,而福建地区又是胃肠道疾病的“重灾区”。建议40岁以上人群,无论有无胃部不适,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麻胃肠镜检查,以排查胃肠道疾病。

预防胃癌,

重点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实行分餐制,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吃夜宵及剩饭菜,进食不宜过快、过烫;

2.饮食清淡,低盐少调料,忌过冷、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油炸、烧烤、烟熏、腌制及霉变食物;

3.不饮烈性酒,不吸烟;

4.积极治疗与胃癌发生有关的疾病,如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久治不愈的胃溃疡、胃息肉等,幽门螺杆菌(HP菌)阳性者应进行规范的杀菌治疗。

肺癌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也是我国发病人数最多的癌症,多以咳嗽作为首发症状,但大多患者在肺癌早期根本不咳嗽,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预防肺癌,

应留心以下几点:

1.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2.减少接触油烟,保持厨房通风;

3.装修房子宜使用环保材料,装修完毕后至少应通风3个月以上再入住;

4.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及菌类、豆类食品,忌酒,少吃油炸、烧烤、辛辣刺激性食物;

5.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合理健康的体重;

6.建议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每年定期进行肺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早期肺癌X线胸片的漏诊率较高)。

借由福建省二院健康管理中心的数据分析,以及专家们给出的中肯建议,相信大家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当然还少不了定期的健康体检。

甲胎蛋白(AFP)定量

检查意义

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敏感、特异的肿瘤标志物,适用于大规模普查。

正常参考值

成人血中的甲胎蛋白主要由肝细胞产生,含量极微,一般不超过20ng/ml。因此,AFP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小于20ng/ml。

偏高的原因

①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常明显升高,但不能作为确诊肝癌的依据,应结合其他化验与影像学检查。

②急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急性肝炎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后,在恢复期肝细胞修复和再生,新生的肝细胞会产生甲胎蛋白,从而引起甲胎蛋白明显升高,但升高的程度不如原发性肝癌,此时要进行甲胎蛋白定量检测,动态观察甲胎蛋白水平。一般而言,在肝细胞再生后,随着肝功能的恢复,甲胎蛋白会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

③其他肿瘤的肝转移:其他肿瘤转移到肝脏后也会导致血清甲胎蛋白升高。

④睾丸、卵巢、腹膜、恶性畸胎瘤以及其他消化道肿瘤。

温馨提示

抽血前无需空腹。

福建省二院健康管理中心

赞赏

长按







































百癣夏塔热片说明书有介绍服用禁忌吗
福建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gjlmrys.com/jzxzzl/7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