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9体可问39
2017-1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医学信息加油站
年第一期
内容提要
一.体可问?TK基本问题与解答
二.肿瘤的防治基本问题与解答
三.癌症早期诊断指南速递
四.最新文献更新
五.重点文献解读
一.体可问?TK基本问题与解答
.为什么要经常检测体可问?TK?
肿瘤是一种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体可问?TK检测可以灵敏地反映人体内细胞增殖速度是否出现异常。普通人群定期监测体可问?TK可以在肿瘤发生早期甚至癌前病变阶段发现细胞增殖速度异常,从而对癌症发生早早期提示预警。
.2什么样的人需要检测体可问?TK?
具有肿瘤高风险人群均适合进行体可问?TK检测。包括:
.40岁以上人群
2.有肿瘤家族史人群
3.良性增生性疾病和良性肿瘤患者
4.经常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
5.有癌前病变患者
6.不良生活习惯人群
7.其他肿瘤相关检查异常者
.3.有哪些原因可以导致血清体可问?TK升高?
TK作为细胞增殖标志物,TK在增殖活跃的细胞中活性较高,如肿瘤细胞、胚胎细胞、纤维母细胞、再生肝细胞等。所以,除了肿瘤组织外,其他生理或病理情况也可引起血清TK升高,例如,妊娠、组织损伤修复、急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硬化等。
.4.癌症患者血清体可问?TK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低增殖度癌症:某些增殖速度较低预后较好的恶性肿瘤,如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等。
2.晚期癌症:处于癌症晚期的患者,由于营养情况变差、细胞代谢和增殖速度明显降
低,所以,TK会出现降低。
3.经过手术或化疗后的肿瘤患者。解决方法:个体化动态监测。对于已经确诊的肿瘤患者,应以治疗前的TK水平为增殖速度基准线,将TK检测值与基准线进行对比,动态观察肿瘤增殖速度变化。
二.肿瘤防治的基本问题与解答.什么是肿瘤标志物(肿瘤相关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tumormarker)简称肿标或TM,是指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由肿瘤细胞合成、分泌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可预示肿瘤存在的一类物质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血液和排泄物中,能够用免疫学、生物学及化学的方法检测。肿瘤标志物可以发现在正常人有升高,可以在良性肿瘤升高,但恶性肿瘤不升高,特别是在恶性肿瘤生长的早期阶段。
2.专业学会和指南是如何看待肿瘤标志物用于普通人群的早筛的?
国际医学检验学领域最权威的学术组织美国全国临床生物化学学会(NACB)于年和年分别制定了睾丸癌、前列腺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肝癌、膀胱癌、宫颈癌和胃癌的肿瘤标志物使用指南。这些指南都明确指出,肿瘤标志物不适合用于普通人群肿瘤的筛查。
NACB的指南不仅阐述了该学会的立场,还汇总了其他各科专业学术组织关于肿瘤标志物使用的评价。各专业学会的立场与NACB大致相同,认为在普通人群中采用肿瘤标志物进行肿瘤的筛查是徒劳的。
3.肿瘤标志物的过度筛查案例
A.肿瘤标志物PSA的故事-利益驱动致使前列腺癌过度检查
40年前,亚利桑那大学的免疫及病理学教授理查德·埃布林(RichardAblin)发现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年,他与人共同撰写了《巨大的前列腺骗局:医疗巨头如何绑架PSA并引起健康灾难》,认为PSA不应被作为一种面向所有男性的癌症筛查工具。20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小组(USPSTF)出版的指南不再推荐例行的前列腺特异抗原筛查。
B.甲状腺癌——一个过度筛查和诊断的真实案例
对于癌症筛查,最新的颠覆性意见来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年月6日,该刊发表一篇文章,揭示了韩国在近20年时间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提高了5倍的秘密。虽然被诊断为甲状腺癌的人急剧增多,但死于甲状腺癌的人数并没有变化。
体可问?TK与其他检测的区别
项目
肿瘤筛查阶段
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灵敏度
特异性
定性/定量
非特异性
交叉反应
与肿瘤预后及生存率是否相关
可否动态监控癌前疾病进展
体可问?TK
早早期风险
直接相关
高(0.)
高(0.)
定量
无
是
可以
肿瘤标志物
中晚期
不相关
低(平均低于50%)
较低(除PSA外)
定量
有
否
不可以
TAP(异常糖链糖蛋白)
中晚期
不相关
低
低
定性
较多
否
不可以
基因检测
超早期
不相关
/
/
定性
无
部分相关
不可以
影像
早期/中晚期
不相关
/
/
定性
无
是
可以,但检测间隔时间长
三.癌症早期诊断指南速递
年2月3日,在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非传染性疾病、残疾、暴力和伤害预防司司长艾蒂安·克鲁格展示最新发布的《癌症早期诊断指南》。呼吁强化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生存机会。
年,全世界死
于癌症患者达
年,癌症造成的年经济损失
其中,30-50%
的癌症是可以预
万人。占全部死亡
达.6万亿美元。
防的。
人口的/6。
世卫组织指出,早期诊断可大大减少癌症带来的经济负担,降低治疗成本。此外,如果癌症患者在早期诊断后还能及时获得有效治疗,他们还可以继续工作、给家庭带来收入。
筛查和早期诊断的区别:
筛查是对于无症状人群进行的有针对性检查;而早期诊断则是针对有症状人群进行的检查。
四.最新文献更新
、DuYY,ZhangQJ,SunGP.ExpressionandClinicalSignificanceofCytokeratin-9andThymidineKinase-in
AdvancedGastrointestinalCancer.ChinMedJ(Engl).thSep;29(8):-72.
2、CaoX,ZhouJ,ChenZ.StandardizedCentileCurvesandReferenceIntervalsofSerumThymidineKinaseLevelsinaNormalChinesePopulationUsingtheLMSMethod.GenetTestMolBiomarkers.Aug;20(8):-50.
3、赵峰,苗怡然,苗森,等.联合检测外周血胃泌素7及胸苷激酶水平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5():24-.
4、吴宝花,梁双吟,郭熙哲.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细胞质胸苷激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4(5):-.
5、庞念德,黄文财,屈燕铭,等.大肠息肉患者CD24、TK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海南医学.,27(9):-
3.
6、王彬,李国锋,王健,等.血清TK水平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37(8):-.
7、刘新风,徐洪玉,尹胜菊,等.乳腺癌患者血清TK、CA53、CE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37(7):-.
8、唐艳萍,谢雨萱,蔡政民,等.肝癌患者术前血清胸苷激酶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广西医学.,38(9):29-22.
9、黄仁飞,江倩,金蒙蒙,等.血清胸苷激酶评估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意义.实用医学杂志.,32(7):-.
0、夏申宏,徐爱晖.细胞质胸苷激酶-联合癌胚抗原、cyfra2-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中国老年学杂志.,36(7):-.
、周琪卉,颜瑾,王炯,等.25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结果分析.中国内镜杂志.,22(8):34-
37.
2、鞠虹.血清胸苷激酶对恶性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的比较.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6(68):32-33.
3、江小蓉,王瑜,王莎莎.胸苷激酶与乳腺癌前病变恶性进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河北医药.,38(4):-.
4、何娜,李菲.胸苷激酶和卵巢恶性肿瘤风险评估模型预测及早期诊断卵巢上皮癌的研究进展.广西医学.
,38(7):99-.
五.重点文献解读
.
ExpressionandClinicalSignificanceofCytokeratin-9andThymidineKinase-inAdvancedGastrointestinalCancer细胞角蛋白9和胸苷激酶在进展期胃肠肿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从年到年期间,对7例进展期胃肠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对于进展期胃肠肿瘤细胞角蛋白9(CK9)阳性患者进行胸苷激酶
(TK)检测再分组,结果CK9阳性且TK阴性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
CK9阳性且TK阳性患者。
TK与肿瘤进程相关,血清TK检测是进展期胃肠肿瘤重要的预后指标。
2.
StandardizedCentileCurvesandReferenceIntervalsofSerumThymidineKinaseLevelsinaNormalChinesePopulationUsingtheLMSMethod.使用LMS方法计算中国健康正常人群个体的血清胸苷激酶的标准百分位数曲线和参考区间
研究包括例中国正常个体(例男性与例女性),年龄分布从20岁至79岁。
观察STK峰值水平的男女性初始年龄人群为20岁之后,发现20岁以后年龄段的STK值从0.5缓慢降低到0.36pM,晚龄人群的STK值处于稳定,平均值为0.35pM。
此研究建立了中国正常个体人群年龄及性别的STK的分布的特征和规范化数据。同时展示了正常健康人群血清胸苷激酶(STK)值规范化数据,对于确诊为实体癌个体治疗评估的参考价值。
“体可问”(TK)是国际公认的细胞周期S期依赖酶。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科大学TK研究团队30年研发、华瑞同康生物技术研制推广的“体可问”(TK)检测技术是目前唯一通过血清学提示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关键信息的标志物。从肿瘤风险筛查、疗效监控、复发及预后评估,TK为医生提供了肿瘤细胞活动信息化的佐证,能帮助医生提早发现受检者患癌风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