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靶向治疗

2017-3-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在甲状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居多,甲状腺癌相对比较少见,但它却是人类内分泌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约1~3/10万,占人体恶性肿瘤的1%,并占肿瘤致死总数0.5%。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内分泌治疗和同位素治疗为辅,化疗和放疗不敏感。尽管通过这些方法的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可超过90%,但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于术后复发,出现转移的晚期甲状腺癌患者来说,手术效果有限,而且化疗和碘放射治疗对这些恶性程度较高的甲状腺癌治疗效果往往不太理想,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因此寻找新的治疗甲状腺癌手段是目前我们去研究探讨的一

大课题。随着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也为甲状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甲状腺癌的靶向治疗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全新的肿瘤治疗模式,它主要是针对肿瘤细胞生长中起关键作用的信号传导通路进行特异性地阻断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分子靶向治疗中广义的分子靶点主要包括了参与肿瘤细胞分化、周期改变、凋亡、细胞迁移、浸润、淋巴转移和全身转移等多个过程,从DNA到蛋白(酶)水平的任何细胞分子。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利用具有一定特异性的载体,将药物或其他杀伤

在特定的肿瘤靶细胞、组织、器官内,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

从而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一种方法。

甲状腺癌的分子靶点主要涉及到RET/PTC-RAS-RAF-MEK/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RP)信号转导通路是甲状腺癌发生的主要作用途径,约有80%的甲状腺癌通过上述路径的激活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酪氨酸激酶受体RET蛋白和NTRK1蛋白,G蛋白H-RAS、K-RAS

和N-RAS,信号调节激酶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serine-threonineproteinkinase,B-RAF)、AKT1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核转录因子PPARγ1等多个位点。

据哈尔滨医院头颈泌尿生殖肿瘤内科主任吴瑾教授介绍:目前甲状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有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等。包括: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凡德他尼、莫替沙尼、阿西替尼、吉非替尼、B-RAF抑制剂PLX-(RG)等。

尽管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在甲状腺癌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作为一线治疗或常规治疗,其有效性和特异性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随着对甲状腺癌的分子标记改变的认识的不断深入,有望找到更可靠的临床病理变量和分子标记来预测甲状腺癌对靶向治疗药物反应,为甲状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有力指导,给甲状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偏方制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保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gjlmrys.com/jzxzz/4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