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援边医疗队长途乘车却无人晕车,多亏了
2021-10-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7月22日上午,医院/云南中医院首批对口支援边境地区医疗队出发,赶赴文山州马关县、麻栗坡县协助当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助力边境地区及时、快速、有效处置好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疫情。
本次出征队员共有20人,专业涵盖临床、护理、感控、检验、管理等,其中护理人员共10人,有护士长2名,由护理部王家兰主任带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此去文山州,路途多公里,坐车时间长达6小时以上,极易出现晕车情况。想必很多人都有过晕车时荡气回肠的体验,一路乘车颠簸,一路恶心欲吐,下车后还欲罢不能。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出现,医疗队伍中很多人悄悄地自备了晕车药、晕车贴、生姜片。临行前,中医特色护理门诊杨茜老师了解情况后,利用耳穴贴压技术给出征的队员们贴上了耳部的止晕要穴,以预防和缓解晕车不适。
果不其然,医疗队员们抵达文山后,无一例出现晕车症状。小小的耳穴贴压发挥了预防晕车的神奇功效,为出征医疗队员保驾护航。
那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治疗?为何会发挥如此神奇的功效?让我们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耳穴贴压法有适应证广、疗效好、简便易行和副作用少等优点,备受欢迎。
一、耳穴贴压法
耳穴贴压法是用代替耳针的王不留行籽置于胶布上,贴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用手指按压刺激,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二、原理
耳廓就像是一倒置的胎儿,头朝下,臀部和下肢朝上,胸部和躯干位于中间,耳穴则是耳廓皮肤表面和人体脏腑、经络等相沟通的部位。
祖国医学认为,耳通过经络与人体脏腑、肢节、器官产生联系。身体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在耳部找到对应的反射区域。当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就会通过经络的联系,在双耳的耳穴上显示出来。同理,我们借助刺激耳部相应的穴位和阳性反应点,刺激经络,疏通经气,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三、功效
1.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痛、神经痛等。
2.炎性疾病及传染病,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等。
3.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高血压、神经衰弱等。
4.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
5.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糖尿病、围绝经期综合征等。
6.其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亦可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及预防。
四、禁忌症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宜耳穴贴压法,它也有禁忌症。比如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慎用,严重的心脏病者不宜使用,更不宜采用强刺激;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及伴有高度贫血者不宜使用;外耳有病变,如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情况暂不宜使用;孕妇慎用,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忌用。
防晕车小妙招
1.可选择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贴压、姜汁脐灸。
2.喝生姜水、陈皮水,贴晕车贴、吃防治晕车的药物。
3.在出发前2小时,易晕车者宜吃易消化、少油腻的食物,不宜吃得过饱。
4.在乘坐车、船时,为避免低频运动的干扰,易晕车者应尽量坐在船头区域或车辆的前排座位。在车、船行进时,不宜读书、看报、看手机,要尽量向前看,注视地平线或远方,以减轻晕眩感。同时,要避免焦虑和担忧的情绪,此时可欣赏音乐或和亲友聊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