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医院未

2021-4-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这是一个朋友介绍的案子,我代理患方。

患者为老年男性,因甲状腺医院住院治疗,术中冰冻切片显示为恶性病变,年1月7日17:30至20:50于全麻下行“甲状腺全切术+双侧Ⅲ、Ⅳ、Ⅵ淋巴结清扫+喉返神经探查术”。术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医院未及时发现脑梗并溶栓治疗导致偏瘫。

下面是我代理这个案子后,医院过错发表的律师意见:

一、事实经过

患者王**,老年男性(为保护当事人隐私,隐去当事人姓名、出生年月等信息),年12月26日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实性包块,为进一步诊疗,于年1月6日以“体检发现右侧甲状腺包块1年余”入住**医院普通外科三病区。初步诊断为:

1.甲状腺包块(右叶)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2.高血压病Ⅲ级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年1月7日17:30至20:50于全麻下行“甲状腺全切术+双侧Ⅲ、Ⅳ、Ⅵ淋巴结清扫+喉返神经探查术”,术前未完善相关检查,术前及术后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术后第一天(即年1月8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短等不适,护理记录显示,

当日上午10:30,患者心率达次/分,血氧浓度降至85%。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5.16*10E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92.5%,电解质正常,床边心电图提示:房性早搏,给予重酒石酸美托洛尔口服后症状缓解。

当天未使用抗生素,未做凝血系列检查,未邀请相关科室会诊,未停用止血药物。

术后第三天(即年1月10日)上午9:15,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青、四肢抽搐、口眼歪斜、口齿不清等症状,患者自诉头面部及手脚发麻,护士报告医生后,管床医生樊**查看后说是缺钙引起,给予补钙处理。

9:45,患者自诉胸闷气短,并进行性加重,呼吸急促,小便失禁,心率达次/分,血压达/96,血氧饱和度一度降至65%。期间请了心内科、呼吸内科医生前来会诊,均未给出参考意见。

10:15呼吸内科医生来会诊时,患者已经出现了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同病房其他患者家属说是不是中风了,护士长当即训斥不让胡说,这就是缺钙。患者家属一再要求医生到病房查看,管床医生樊**上午查房后再未露面。

当天下午15:25,神经内科李**医生前来会诊,查体:言语欠流畅,左侧鼻唇沟消失,左侧肢体肌力0级,建议CT检查。

当天下午17:29,神经外科李**医生前来会诊,查体:患者意识昏睡,血压/91mmHg,心率次/分,呼吸33次/分,氧饱和度89%,呼吸困难、面罩吸氧,嘴角右斜,伸舌不配合,左侧上下肌力0级左侧巴氏征阳性,诊断考虑为:

1、急性脑梗死;2、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3、甲状腺癌术后;4、冠心病;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当日19:29再次查看病人:复查头颅CT灌注成像示:右侧大脑大面积脑梗死。

当天下午19:05,神经内科路**医生前来会诊,查体:神志清、言语欠流畅,左侧鼻唇沟消失,左侧肢体肌力0级,血压/89mmHg、心率96次/分,氧饱和度89%,呼吸急促、面罩吸氧。诊断考虑为:1、急性脑梗死;2、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当天晚上21:20,神经外科邬**医生前来会诊,查体:患者呼吸急促,可应答,左侧肌力0级,诊断考虑为:1、急性脑梗死;2、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并建议转科手术治疗。

转神经外科监护室后,患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年1月11日12:40-16:20行开颅去骨瓣减压+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颅内压探头置入术。手术后至年1月22日转外院期间,患者一直昏迷不醒。

二、院方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存在的过错

1、院方在术前未能完善相关检查,对手术风险预判不足,是造成术后急性脑梗死以及目前损害后果的直接原因

院方在年1月6日《首次病程记录》诊疗计划中表示,

要积极完善血、尿、粪常规,肝、肾功、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检查,预约心电图、心脏彩超、腹部彩超等,待结果回报无明确手术禁忌后,尽早安排手术。

然而我们翻遍整本病历,并未看到年1月6日一直到1月7日手术前的任何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的检验报告,也没看到当日肝功、肾功,以及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报告单,年1月6日的医嘱单中,院方也没有下相应的医嘱,护理单中也没有相关护理记录。因此,院方在年1月6日《首次病程记录》中所列的诊疗计划根本没有实施,不知道院方在在年1月6日的《术前讨论记录》中“未发现手术禁忌”的结论如何得出?“手术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如何判断,院方自己都没有搞清楚风险,又如何向患者及家属告知风险?院方何**主任所说的“术前各项检查已完善”的依据是什么?

另外,院方从年1月6日患者入院开始,一直到年1月10日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偏瘫、昏迷期间,从未做凝血系列检查,术后又大量使用止血药物,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剧了脑梗死的发生。年1月10日16:23凝血检验报告单显示: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数额高达44.01ug/mL、D-二聚体数额高达9.58ug/mL。

远超参考值范围,此时院方紧急停用止血药物,但为时已晚。

因此,院方未遵守诊疗规范,未完善术前检查,对手术风险评估不足,是造成患者术后急性脑梗死以及目前损害后果的直接原因。

2、院方在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临床症状时,临床经验不足,未能鉴别诊断,没有考虑到脑梗可能,错过了最佳溶栓治疗时机

患者在术后第一天(即年1月8日),出现呼吸困难、气短等情况,护理记录显示,当日早上10:30,患者心率达次/分,血氧浓度降至85%,一直到当日下午14:00,患者心率才降至以下,血氧浓度升至90%以上。院方给予一级护理、吸氧、持续心电监测及血氧饱和度检测,查血常规、心肌梗塞标志物,电解质、心电图等检查,但始终未能考虑到可能是脑血管的问题,当日也未邀请相关科室会诊。

术后第三天(即年1月10日)9:15,护理记录记载:

“患者自诉头面部及手脚发麻,立即报告值班医生,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ml+葡萄酸钙20ml静滴。”

院方没有对患者“手脚发麻”的原因进行深入临床分析,没有考虑到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而是简单认为患者缺钙。参考年1月8日电解质检验报告,患者血钙浓度2.13mmol/L,处于正常范围,那么院方“缺钙”的结论是如何得出?而患者“手脚发麻”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根据年1月10日9:49护理记录的记载:

患者自诉胸闷气短,并进行性加重,呼吸急促,小便失禁,心率达次/分,血压达/96,血氧饱和度一度降至65%。

此时情况已经非常危急,但院方始终未能考虑到急性脑梗可能,也没有邀请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会诊,只邀请了呼吸内科鲁**医师(会诊时间10:15)和心内科袁**医师(会诊时间10:20)会诊,在呼吸内科医生会诊后,病程记录记载:

患者突发气短,呼吸困难,指脉氧最后降压至50%,并出现意识模糊。

患者已经出现了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院方对患者进行了简单地对症治疗处理,没有考虑到脑梗可能。

直到当日15:46邀请神经内科李**医师会诊后,李**医师建议行脑部CT检查,当日17:07CT检查结果回报:

1、急性脑梗死;2、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3、冠心病;4、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此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溶栓治疗时机,造成患者的脑损伤已经不可逆。

3、院方遗漏重要病情,导致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手术风险评估不到位

在年1月6日的《入院记录》中,既往史记载:

“既往肺部疾病长期门诊治疗,具体不详。”

院方未对患者肺部做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体格检查部分照抄模板: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语颤无增强或减弱,无胸膜摩擦感,胸壁和肋骨无压痛,胸骨无叩痛,双肺叩诊音清,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和胸膜摩擦音。”

直到年1月10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指脉氧低至50%,出现意识模糊的严重症状时,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gjlmrys.com/jzxzz/11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