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与避孕药有哪些关系

2019-1-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卵巢囊肿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但近年来认为卵巢囊肿和避孕药有关的理论越来越多。

  一:紧急避孕药可导致卵巢囊肿

  日前,吴越因几个多月没来月经,但又不是怀孕的想象,害怕自己是不是得了某种妇科病。经过妇科医生详细检查发现,吴越患有双侧卵巢囊肿,确诊为良性囊性畸胎瘤。经询问病史,得知吴越经常服用紧急避孕药避孕,最多的一个月曾先后服用过6次。连吴越自己都觉得非常的奇怪,避孕药也会造成这么大的妇科病。

  有专家认为,紧急避孕药分为左炔诺孕酮和米非司酮两种,其中左炔诺孕酮属于非处方药,在普通药店便可买到。许多女性将其作为作为避孕的灵丹妙药,甚至有的女性每发生一次性行为,就会服用一次。服用者为了实施“事后补救”措施,完全忽略了可能导致的危害。

  用哪种避孕药,对很多年轻女性而言仍是个盲区,有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她们认为去药店买紧急避孕药更能保护隐私,却不知道长期服用紧急避孕药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对于少女而言,多次服用紧急避孕药容易造成月经紊乱,尤其是大量服用,容易产生嗜睡、呕吐、头晕以及月经不调等症状。由于少女的内分泌生殖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如果滥用紧急避孕药,还会对卵巢、子宫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二:避孕药可抑制卵巢囊肿生长

  赵敏是一名外企白领,最近碰到一件令她羞于启齿的事情。单位例行体检,B超医生告诉她可能有囊肿,她回想一下,怪不得来月经老是痛得厉害呢!经过咨询,得知可能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并被建议服用避孕药。赵敏觉得又羞又恼:我根本没有性生活,怎么还要服用避孕药?

  为什么有人认为服用避孕药可导致卵巢囊肿,但是,有些女性同样是卵巢囊肿,医生却说吃避孕药是没用的?周立孝教授说,卵巢囊肿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类。通常人们所说的卵巢囊肿是指非肿瘤性的那一类。卵巢囊肿大多属于非肿瘤性囊肿,即卵巢的功能性囊肿,其直径也很少超过5厘米,这些囊肿并不是肿瘤,大部分是良性的,口服避孕药通过抑制垂体激素分泌,抑制了对卵巢的刺激作用,阻断卵泡生成和抑制排卵,防止发生卵巢功能性囊肿。对于已出现的功能性卵巢囊肿,服用避孕药后,功能性卵巢囊肿将消退得更快。

  而肿瘤性卵巢囊肿准确地说它属于卵巢肿瘤,既然是肿瘤就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卵巢恶肿瘤的病死率较高,居妇科肿瘤的首位,因此一旦确定是卵巢肿瘤,无论大小,即使是卵巢的囊性肿瘤,如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良性囊性畸胎瘤等,虽大多为良性,但有转化为恶性的可能,因此均需早期治疗。

  三:卵巢囊肿,首先应选择保守治疗

  卵巢囊肿中医称“石瘕”、“肠覃”。分粘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良性畸胎瘤、纤维瘤、含睾丸母细胞瘤等类型,少有恶变的可能,卵巢囊肿必须常见于20-50岁妇女。中医疗法算是卵巢囊肿最佳保守治疗方法。

  卵巢囊肿在临床上分:(1)气滞血瘀型:表现为少腹一侧或双侧有肿块,肿块小者多无明显症状,大者心悸气喘,腰酸,小腹下,大便不畅,尿频尿急,舌有瘀点。(2)寒湿淤滞型:腹部有肿块。下肢浮肿,腹胸积水,食少化滞。(3)气瘀化热型:腹内窜痛剧烈,腹胀泛恶,发热恶寒,精神郁闷,无力倦怠,带下增多,质稠腥秽。各型有共有特征是卵巢囊肿多发于单侧,包膜完整,活动,表面光滑,无腹水,呈囊性,囊壁光滑,卵巢囊肿必须形态一至,进展缓慢,病程较多。传统医学治以温中散寒,理气化水,益气养血,软坚化瘀,多有良效。

  另外,周立孝教授建议,卵巢囊肿患者也可以长期食疗控制囊肿的生长。他推荐给卵巢患者一款较适用的食疗方:

  菱角薏米花胶粥:

  材料:菱角克,生薏米克,花胶(鱼肚)克,陈皮一角,粘米适量,盐少许。

  方法:

  (1)菱角去壳取肉,用清水洗干净,备用。

  (2)花胶预先用清水浸透发开,洗净,切块,备用。

  (3)生薏米和陈皮分别用清水洗净,备用。

  (4)粘米用清水浸透,洗净,备用。

  (5)瓦煲内加水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以上材料,侯水再滚起,改用中火继续煲至粘米开花成稀粥,少许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能:健脾去湿、解毒散结、滋养肝肾。该粥味美有益,适合一家大小日常食用,既可强健脾胃,又可滋养肝肾,是强健身体而不燥热的食品。如果妇女患上卵巢囊肿等生殖系统肿瘤病症,赤白带下,阴道、肛门有下坠感,食欲不振,头晕耳鸣,可以用此粥作食疗。

赞赏

长按







































被患者誉为白癜风克星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gjlmrys.com/jzxzys/90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