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家人的肿瘤到底会不会遗传给我

2018-4-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编译整理:DDL[肿瘤资讯]特约编辑

      

小编为您整理了最常见的遗传性肿瘤疾病,以结直肠癌、乳腺癌为主,也涉及甲状腺癌、卵巢癌等,帮助更多的人合理筛查和预防。

          11.遗传性肿瘤的比例有多大?遗传模式是怎样的?          

总体来说,对于大多数常见肿瘤,以散发居多,遗传性肿瘤只占较小的一部分,比如:遗传性乳癌和结直肠癌占总比例数的10%以下;然而对于罕见肿瘤,则遗传所占的成分有所升高,比如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恶性肿瘤、视母细胞瘤,约40-60%与遗传相关。

遗传性肿瘤的遗传模式是什么呢?最常见的遗传方式是抑癌基因/癌基因突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过,这种遗传的外显率通常不是%;除此之外,以染色体变异遗传的方式也存在,但是较少见,大多与儿童肿瘤相关。那么,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的肿瘤有什么特点呢?

(1)在一个家族中多代人罹患疾病;

(2)发病年龄较早;

(3)单个患者则可能携带多种原发灶/双侧肿瘤。

    2遗传性结直肠癌是怎么回事?          

您可能听说过一些肠道疾病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相关。具体来说,普通人群一生中罹患结直肠癌的概率是6%,炎性肠病患者患结直肠癌概率为15-40%,Lynch综合征(也称遗传性非腺瘤性结直肠癌,HNPCC)患结直肠癌概率为70-80%,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一生中罹患结直肠癌的概率可高达95%以上。

可以看到,遗传性结直肠癌分为两大类:非息肉的Lynch综合征和遗传性息肉综合征,而后者则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腺瘤样息肉(主要是FAP)和错构瘤样息肉(包括PeutzJegher综合征、青少年多发息肉综合征和Cowden综合征这三种,Cowden综合征在遗传性乳癌部分介绍)。

    3Lynch综合征(HNPCC)有何特点?怎么筛查?          

上面所说的遗传性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的是Lynch综合征。Lynch综合征相关的结直肠癌有什么特点呢?(1)患肿瘤年纪较轻,平均年龄45岁;(2)2/3为右半结肠癌;(3)预后比同分期的散发结直肠癌要好一些;(4)除了结直肠癌,Lynch综合征患者一生中患子宫内膜癌概率为25-60%,为第二常见的肿瘤,此外还有10%左右的概率得卵巢癌、胃癌、泌尿系统肿瘤,<5%概率的胰腺癌以及其他肿瘤,一个患者得1种以上的恶性肿瘤在Lynch综合征患者中比较常见。Lynch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突变疾病,生殖细胞系存在碱基错配(MMR)基因,肿瘤为微卫星不稳定型(MSI)。我们之所以说Lynch综合征相关的结直肠癌比较重要,除了是比较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外,其治疗用药上也和普通的结直肠癌有不同之处。

我们在临床中如何筛选出需要做基因筛查Lynch综合征的患者呢?有个“阿姆斯特丹标准”,记忆起来也比较方便(“3-2-1规则”):3个以上的亲人罹患与Lynch综合征相关的肿瘤(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胃癌、泌尿系统肿瘤、肝胆系统肿瘤、神经系统肿瘤、唾液腺肿瘤),且至少1人为一级亲属;这些患者分布在至少2代人中;至少有1人结直肠癌患病年龄小于50岁;此外要排除FAP。不过,阿姆斯特丹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高(50%左右)。另外一种更简单的筛查方法,就是对所有较年轻的结直肠癌患者行MSI基因筛查(基因水平)或MMR蛋白免疫组化检查(蛋白水平),检查结果:80%的Lynch综合征结直肠癌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而散发的结直肠癌患者的MSI-H比例仅为15%,这部分散发的患者与Lynch综合征患者类似、预后也较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MSI-H的筛查结果也不是很特异:仍有50%的MSI-H患者不是Lynch综合征。所以,对于MSI-H的肿瘤,需要做进一步生殖系基因检查以明确诊断Lynch综合征。怎么预防呢?明确诊断的Lynch综合征患者,需要从20岁起每1-2年行肠镜筛查结直肠癌,女性完成生育后建议行预防性子宫切除、或者30岁起行子宫内膜活检筛查。

    4家族性腺瘤样息肉(FAP)有何特点?怎样识别出这些患者?          

这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疾病,致病基因为APC肿瘤抑制基因突变,患者青少年时期就出现多发腺瘤样息肉(-0个之多),结直肠癌发病年龄早,一般在35岁之前。FAP患者如果不治疗,罹患结直肠癌的概率近%。值得注意的是,30%的FAP患者为新发的生殖系突变,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根据家族史就轻易排除FAP。FAP有一个亚型,称作Gardner综合征,这个综合征有一些结直肠外症状表现,帮助我们识别出这些患者,包括:骨瘤,皮下囊肿、纤维瘤、有多生牙、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

除了刚才说的“经典FAP”患者,还有一类不是很典型的“迟缓型FAP”疾病。相比于经典FAP,这些患者发病年龄较晚(50岁左右)、腺瘤数较少(10-个)、典型的腺瘤在右半边结肠,这类疾病的病因并非APC基因本身有问题,而是APC基因的上下游DNA出现了问题。确诊的FAP患者需要从10岁起每年进行肠镜检查,一旦发现腺瘤样息肉,则需要预防性切除全部结肠;此外,FAP患者还需要警惕甲状腺癌。

    

本文为原创,欢迎转发!

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赞赏

长按







































中成药治疗白癜风
白殿风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gjlmrys.com/jzxzys/7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