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知识连载部分甲状腺癌术患者
2017-5-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一、碘-治疗原理
碘-治疗包括去除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术后残留甲状腺,以及治疗复发与转移灶。甲状腺原发灶经手术或碘-去除后,分化良好的转移灶具有与正常甲状腺相同的滤泡组织并可摄取与浓聚碘以及合成甲状腺素。因而给与足够量的碘-后,利用其发射的β射线,可有效破坏转移灶而达到治疗目的。
二、碘-治疗适应证
1.碘-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总体来说,除所有癌灶均1cm且无腺外浸润、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DTC外,均可考虑碘-清甲治疗(《中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诊治指南》)。其它情况凡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摄碘率1%,甲状腺显像显示甲状腺床有残留组织者均应考虑进行,尤其是甲状腺癌Ⅲ或Ⅳ期患者,或年龄45岁的Ⅱ期,或选择性Ⅰ期伴转移者更应重视去除。
2.碘-清扫残留甲状腺已去除的DTC转移灶(清灶):①复发或转移灶不宜或不愿手术且病灶浓聚碘-;②病灶碘-显像阴性,但Tg水平≥10μg/L的患者要选择碘-做转移灶清扫。
三、治疗前患者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1.尽量切除原发灶及正常甲状腺以减少碘-用量。
2.停甲状腺激素3~6周,忌含碘食物及药物4周使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近期手术需4~6周待创伤痊愈。
3.治疗转移灶者,应确认TSH30mIU/L。
4.常规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清甲状腺激素及TSH、甲状腺球蛋白(Tg)及其抗体(TgAb),进行摄碘率测定、甲状腺显像及碘-全身扫描、X光胸片及ECG检查。
四、疗效与预后
决定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患者年龄和肿瘤的临床分期,中青年患者10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幼年和老年人存活率相对低一些;其次还要根据病理分期和病变侵犯而定。分化型甲状腺癌在诊断后的数十年中会有30%左右会发生复发或转移,远处转移时甲状腺癌致死的主要原因。
当采用碘-治疗DTC转移灶时,如碘-治疗后显像发现转移灶摄碘功能明显降低或完全消失,或病灶数目减少;Tg或TgAb降低或消失,认为是治疗有效。疗效监测时TG测定和碘-全身扫描是重要的随诊手段。如停用L-T4(优甲乐)4-6周后TG10ug/L则要警惕转移灶的存在,即使全身扫描阴性也有学者建议再次碘-治疗。如为优甲乐治疗中进行的测定,则TG1.0ug/L建议停药进行复查并行碘-全身显像,TG1.0ug/L和碘-扫描阴性预示残余转移灶的可能性很小。
目前报道采用碘-清扫对于淋巴结转移者68%完全缓解,肺46%可缓解,而骨仅7%缓解。就复发率而言单纯手术为32%,而手术+左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为11%,而手术+碘-去除+替代治疗复发率仅2.7%,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最佳方案。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白癜风的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