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得火热的ldquo精准治疗rdq

2021-4-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希望精准医学可以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至此,“精准医疗”被炒得火热,那到底啥是精准医疗?离我们有多远呢?精准医疗究竟能做什么?河南省特聘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医院分子病理科“掌门人”郭永军,为您图文详解。

  多年前的X光出现,不但可以让医生可以直观地了解病情,更改变了医学诊断和治疗的理念。现在,基因测序的逐步成熟,让医生通过了解病人基因变异情况,从而实现精准医疗。

  从传统图像诊断,到临床病理诊断,到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分子病理诊断,反映了传统医学逐步向精准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医院的分子病理科成立于年,一方面是服务于临床诊疗需求,为临床诊断和用药提供基因检测服务;医院科学研究提供支持;上述工作,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造福患者。

  目前,医院分子病理科已经开展了针对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胃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靶向基因、耐药基因、高通量测序等检测项目余项,为患者在诊断、治疗、用药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基因信息,达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副作用的目的。

  目前在肺癌上开展除了EGFR、KRAS等单基因外,还开展高通量测序服务,实现平行检测,一次性报告患者多个基因状态,节省患者检测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所做的BRCA基因检测,医院分子病理科也可以提供。同时,还能为乳腺癌、卵巢癌患者进行疾病风险评估和疾病分子分型服务。   

  在胃癌肠癌中提供国际同步的分子分型服务,同时开展各种靶向基因检测服务,Her-2检测已经列入《NCCN消化系统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中文版。

  针对甲状腺癌患者,提供基因检测联合细胞学诊断服务,这样能够提高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水平。

  与神经外科专家合作,鉴定脑脊液中的肿瘤细胞来源,为临床诊断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分子病理科研发从脑脊液中高效分离细胞的分离器,目前已申报国家专利.

  在淋巴瘤诊断上提供基因检测服务,为临床医师诊断疑难病例提供参考信息。

  未来,医院分子病理科将在肝、胆、胰、前列腺、骨及软组织等部位的肿瘤上继续研发新的基因检测项目,更好服务于临床。

  未来,医院分子病理科将重点发展的三大领域。

  为啥要搞高通量测序?

  医学经典的中心法则:从DNA到RNA,最后到蛋白执行功能,DNA处于最上游,DNA发生改变,将影响巨大。

  从年开始进行人类基因组计划,历经13年才完成,花费数亿美元。但是随着年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崛起,基因测序技术发展迅速,测序成本随之急剧下降。

  一个人完成身体所有基因组测序的成本,从年的1亿美元,到年的1千美元,为基因测序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

  高通量测序是精准医疗的基础,也是医院分子病理科的工作重点。

  由于科室在基因检测领域的突出工作,年1月,科室获批成立河南省肿瘤靶向基因检测中心。

  科室对检测质量的严格要求,得到国家卫计委的认可,成为首批“国家卫计委病理质控评价中心(PQCC)全国示范实验室”。

  科室基因检测工作再次得到国家发改委的认可,成为首批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

  高通量测序检测顺利通过年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质量评价。

  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很多关于高通量测序项目,未来我们将有更多的测序项目开展,服务临床。

  液体活检又是啥?

  目前的组织活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肿瘤的异质性、活检风险等),而且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活检。

  液体活检是指捕获和检测体液(包括血液、脑脊液、尿液等)中的细胞或基因片段,从而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无法获得活检组织的患者将提供一个无创检测的手段,部分替代组织活检功能,实现辅助诊断、靶向治疗、疗效检测等功能。

  以下是我们科室运用液体活检在临床上的一个应用实例。患者以“咳嗽、痰中带血4月”入院,经过影像学检查,无法明确诊断。

  同时由于年龄和其他疾病原因,患者无法进行穿刺活检。

  应用液体活检技术,我们对该患者的血液EGFR状态进行检测,发现了基因突变。

  根据基因检测的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病例2: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显示有肺部占位,但无法明确占位性质。

  然而,由于穿刺取的组织过少,常规病理无法做出明确诊断。

  应用液体活检技术,我们对该患者的血液EGFR状态进行检测,发现了该基因发生突变。

  结合基因检测的结果,临床医生为该患者明确肺癌诊断,并建议进行积极精准的治疗。

  为了提供更为准确的血液DNA信息,医院购置了世界先进的数字PCR仪(digitalPCR,dPCR)。

  

  通过数字PCR,我们可以将现有的血液检测灵敏度提高倍。

  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应用数字PCR技术发现基因突变,要早于临床影像学发现2.2个月,应用数字PCR技术将更早发现病情变化。

  科室利用高效捕获技术开展血液中肿瘤细胞的检测业务。

  在进入临床之前,我们在肺癌上预实验的结果显示,健康人、不同分期病人血液肿瘤循环细胞(CTC)检测具有明显变化。

  科室在检测血液肿瘤循环细胞(CTC)数量的同时,对于捕获的CTC进行更近一步的标记检测,分为上皮型、间质型和混合型,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的信息,便于临床决策。

  精准医疗不但能服务临床患者,更希望在肿瘤预防及干预方面做出贡献,医院开设了河南省第一个肿瘤遗传咨询门诊。

  在科室遗传咨询室,将会详细向患者询问家族史、疾病史、生活习惯等信息,如果患者进入肿瘤易感人群数据库,将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生活方式、肿瘤体检、健康随访等相关服务和建议,预防肿瘤发生。

  举个例子,咨询者24岁,由于家族内多人患癌,担心自己孩子的健康,前来咨询,经过专业的咨询和基因检测,最终排除了孩子患癌的易感性,解除了她的担心。

  医院分子病理科致力于基因检测和研究,以服务临床为目的,参与和推动精准医疗的不断向前发展。

专家简介郭永军肿瘤病因学博士,研究员河南省特聘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肿瘤研究院基础研究所所长;美国肿瘤研究协会(AACR)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分会全国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与病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分子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肿瘤易感基因及化学预防;教育经历: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病因学(硕士、博士),美国杰弗逊大学兰克诺医学研究所肿瘤易感基因研究(博士后);近5年主持项目:(1)-年度,ODC多态性和乳腺癌,省部共建项目,10万;(2)-年度,鸟氨酸脱羧酶和乳腺癌预防及治疗的研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5万;(3)-年度,食管癌早期诊断基因检测研究,重大科技专项,50万;(4)-年度,鸟氨酸脱羧酶和乳腺癌危险性的研究,科技创新人才计划,50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zgjlmrys.com/jzxzhl/117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