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病手记化湿消除肝甲状腺卵巢囊
2016-10-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囊肿是一种良性疾病,可以长在体表,也可以长在内脏,为囊性包块,里面是液体的,虽然囊肿很少癌变,但治疗起来还是很麻烦的。
笔者在临床依据本病的机理和发病特点,采取化湿的方法,治疗肝囊肿,甲状腺囊肿,卵巢囊肿,均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认为该法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天门诊接诊这样一个病人,女,65岁,主诉:头晕,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B超显示肝囊肿,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细。根据患者症状,中医辩证为湿邪内蕴脾胃,肝气失于条达,治疗以疏肝健脾升阳除湿为法。经过两周的治疗,头晕等症状缓解,复查B超,肝囊肿也随之消失。
另外收治一位35岁女性患者,患甲状腺囊肿伴卵巢囊肿半年,症状伴有少许白痰,睡眠不实,食欲欠佳,二便正常,舌苔白腻,脉弦滑。从症状综合分析,属于湿邪内蕴,脾胃失和之象。遂以化湿健脾和胃化痰法治疗,经治疗两个月后复查,甲状腺囊肿缩小,卵巢囊肿消失。
囊肿属于囊性病变,如肝囊肿是肝脏的囊泡状病变,相当于肝脏里面有一个“小水球”,球壁是上皮细胞,球内是水,上皮细胞产生水,使水球不断膨胀变大。甲状腺囊肿是指在甲状腺内有液体的囊状物。卵巢囊肿也是卵巢内有多个囊,囊内是液体。各种囊肿的共性是囊包裹着液体,囊壁不断分泌液体,使囊肿增大。囊壁剥之不净和液体抽之复出,给治疗造成很大困难。
囊肿可以归于中医湿病的范畴,水湿停聚,在皮肤或者是内脏,均可表现为某个脏器的囊肿,此时采取化湿、利湿的方法治疗,可减少液体的渗出,促进液体的吸收,从而达到消除囊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