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来了核医学专家李林法从谈核色变
2023/12/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像打针一样,在体内注入放射性核素药物,药物随血液到达肿瘤病灶表面,随即释放出射线,像核导弹一样对肿瘤细胞进行精准打击……医院核医学科,75岁的肿瘤患者陈阿姨正在接受治疗,也就几分钟的打针时间,就能治疗已属晚期且多发转移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在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是放射性核素。陈阿姨是浙江省首例接受镥Lu氧奥曲肽治疗的患者,作为陈阿姨的主诊医生,医院核医学科专家李林法说:“一提到放射性核素,很多人想到的是辐射安全问题,于是‘谈核色变’,其实随着医学发展,放射性核素治疗等核医学科的检查治疗手段,正成为治疗肿瘤的硬核办法,为我所用。”
02:35点击看视频
大咖名片
李林法:医院核医学科原主任、核医学专家
不同肿瘤要用不同的“核导弹”治疗
“老百姓经常听到放疗,但对于放射性核素治疗并不了解,这种治疗相当于在人体内放置‘核导弹’,对肿瘤进行精准打击。”李林法介绍,放射性核素治疗是利用载体或介入措施,将放射性药物注入体内,根据药物特性,有的放射性药物会聚集在病变组织或癌细胞表面,有的病变组织与癌细胞则能主动摄取放射性药物,此时,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射线就会对病变组织进行密集照射,打击癌细胞,保护正常组织。
李林法介绍,在核医学科,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甲状腺癌术后的碘治疗。“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医生通过手术切除后,为了降低手术后复发风险,我们根据甲状腺癌的风险等级,判断其是否要进行碘治疗。通常是中高危的甲状腺癌需要接受碘治疗。”
李林法将碘治疗比作诱捕的过程。“绝大部分的甲状腺癌来源于甲状腺滤泡组织,而甲状腺组织能够摄取碘,是‘贪吃蛇’,我们将普通的碘元素换成有放射性的碘,经患者口服进入体内,碘在衰变过程中释放β射线,这种射线射程短,能选择性‘诱捕’甲状腺癌细胞,杀死微小病灶,但不影响周围组织。”
当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付不同的肿瘤,使用的“核导弹”不同,装载放射性药物的“弹头”也不同。李林法说,化学元素周期表上那些神秘的物质,比如镥、镭、钇90等,逐渐为医者所用。以陈阿姨所患的直肠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为例,发挥治疗作用的就是镥。“现在,放射性核素治疗除了在甲状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领域发挥作用以外,还在肝、胰腺等实体肿瘤,以及肿瘤骨转移等领域大显神威。”
“查癌神器”并非想做就能做
如果说放射性核素治疗离正常人生活有点远,那么核医学科另一项工作范畴——核医学检查,很多人都听说过,名气最大的就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世界上最早的PET-CT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年之后引入国内。
李林法说,PET-CT将PET与CT融为一体,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了解全身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李林法打开PET-CT检查系统,屏幕上显示的检查结果好比一个“半透明人”,各部位显示的颜色深浅不一,李林法指着人体中的黑色部位告诉记者:“代谢越活跃,颜色越深,几近黑色的部位很有可能就是肿瘤病灶。”
李林法表示,PET-CT的特点是精细扫描、精准定位,主要用于明确肿瘤诊断、判断有无转移、进行临床分期。年,浙江将肿瘤全身断层显像(PET-CT)纳入了大病保险支付范围,减轻了肿瘤患者的负担。
正因为PET-CT在检查中拥有如此突出的优势,使它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查癌神器”。“一次定位即可检查全身”“提早筛查肿瘤,其他肿瘤筛查都可以省略了”这些认识误区,使得很多人都要求进行PET-CT检查。“健康的人大可不必做这项检查。”李林法说,医院,医生都必须遵循相应的技术操作规范,并非想做就能做。PET-CT有明确的适宜检查人群,只有患癌或高度疑似患癌,或是有相关家族史的患者,才需要做这项检查。检查需要明确的不是“有没有”,而是“在哪里”“有多大”“是否转移”等情况。
撇开辐射量谈辐射不科学
李林法谈到,尽管核医学在临床疾病的精准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大多数人都会有担忧,比如会不会引起癌症,会不会引起不孕不育,会不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等。虽然大多数人能接受X射线、CT,但对核医学这类不广谱的检查和治疗事物依然保持着“警惕”,甚至“谈核色变”。
“很多人都怕辐射,但其实,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人每时每刻都受到各种辐射照射,比如乘飞机、做X光检查、使用手机家电等额外辐射,但日常生活中接收到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并不会造成伤害,大可不必过分担忧。”李林法说。
记者看到,每一个核医学科的医护人员胸前都佩戴着一个红色标记卡,李林法告诉记者,这是个人辐射剂量卡,“我们国家在核技术应用上有严格的相关规定,公众人群的辐射暴露量每年不超过1mSv,而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每年不超过20mSv,这意味着医务工作者在远远大于普通人群辐射暴露量的接受范围时,依然是安全和可控的。”
李林法说:“随着治疗设备和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治疗和检查的灵敏度在大幅提高,药物剂量以及半衰期释放能量正在大幅降低。撇开辐射量谈辐射,这都是不科学的。另外,我们也要做好辐射防护工作,医院开设了浙江省最早的辐射防护病房,我们医生要做的是实现患者治疗剂量和效果的最优化。”
最让李林法等核医学医务人员欣慰的是,很多患者从辐射防护病房出院后,就意味着开启正常的人生。“在医院,甲状腺癌术后的碘治疗,一年接诊数在例以上。很多女性患者在治疗后半年到一年,就可以正常怀孕。我经常能收到来自患者的报喜